第六十七章:问罪
等大家终于安静了,江诗蕴才开始一个个问话,找到最先进山的那批人,很快就查到最先开始受伤的张猎户。
当江诗蕴问到张猎户为何受伤时,他也颇觉得没脸,支支吾吾地说出自己当时的情况。毫无疑问,全场再一次哗然。
而后,江诗蕴挨个问过去,一同进山的有四批,最先进去的,是村里最有经验的猎手,一共有八个人,而其中就有三个人是一家。
后面跟着的三批,每批都有超过二十个人,最后一批人数最多,达三十五人,那么一起进山的,就已经占据整个村三分之一的人数,共计一百人进山。除了第一批只一人受伤,后面的三批人陆续有超过大半的人受伤,最终得以安全出山的,只有寥寥二十一人!
其实,问到第二批的时候,江诗蕴就已经得出结果了,所以后面的人基本上都不需要仔细询问。
把事情都捋清楚之后,江诗蕴公布出的结果就是,大家不过是太过紧张了,自己吓自己,所以才误伤了。
可是,事情哪里就有这么简单?
虽然村长作保证明此事真的与江诗蕴无干,王仁也例证大虫山里真的没有什么宝藏,不过野兽倒是真的有很多。
乡亲们早已先入为主地认为江诗蕴是故意掩盖真相,想要独吞宝藏,所以即使查清受伤原因,大家还是不愿意相信她的说辞,纷纷表示要江诗蕴公布进山的秘密。无奈之下,江诗蕴只好如实说来:“并非我懂什么巫蛊之术,不过是我曾听我爹说起过大虫山的山体结构,也自己悄悄研究过,跟着我爹学了一些捕猎技巧。再加上我自己琢磨出来的法子,碰碰运气罢了!谁知这一去,倒真让我猎到一些小型的野物。”
看着群起激昂的乡亲,江诗蕴垂眸无奈长叹:“相信无论是换成谁,碰到这样的好运道,也是不想公布给大家知晓的对吧?自从我爹走后,我娘卧病在床,家里为了给娘治病,能卖的都卖了,这个大家也是知道的!”
江诗蕴沉着冷静地思索着应对之策,看到祠堂内摆放的祖宗灵位,突然眸光一闪,想到大家都如此信奉神灵,不如就借此编出一个最贴合时代背景的故事!
于是,江诗蕴借原身的记忆回想了一会儿,想到自己当初刚穿过来的时候,的确是晕在大虫山上,被进山打柴的樵夫给带出来的。江诗蕴略加整理脑中思绪,方道:“在此期间,我因思念不幸罹难的父亲,独自一人来到大虫山下缅怀,突然遇到了一个须发皆白气质缥缈的老者。这老者也不知是从何处而来,迷途忘返,一时不得已被困在山中。于是,机缘巧合下,我带他出得大虫山,老者为了感谢我,便告知我山中野物的行踪,并授予我堪舆之术。”
江诗蕴有些心虚地摸摸鼻子,见大家已然被她的故事所吸引,皆发出羡慕的轻叹,便轻咳一声又惋惜地摇头叹道:“只可惜时日尚短,老者叮嘱过我不可随意泄露他的行迹,我去大虫山的时候又无人瞧见,自然是无人知晓我拜师何处。也正因为时日太短,我学艺不精,只得皮毛。”
“这可是天大的造化啊!定是你爹感念你的孝心,特意化身而来传你技艺,让你挣得家财为你娘治病的!老天保佑啊!得此机缘,是你亦是你江家之幸啊!”李村长激动地难以自已,颤抖着手拭去眼角泪花,也不知到底是被江诗蕴的故事感动了,还是硬装出来的。可不得不说,村长的这句解释,引导了乡亲们的思维,让大家都往神灵的方向去想,也免得江诗蕴无从解答。
于是,村长的话音刚落,大家就纷纷交头接耳地议论,还时不时对江诗蕴投去赞赏与羡慕的眼神。当然,还是有些眼红江诗蕴得此机缘的,恨不得自己也能碰上个神仙啊什么的,度化自己脱离苦海。
不过,还是有部分的人并不相信江诗蕴这番说辞,暗地里与一些和江家交恶的人家商量,觉得江诗蕴这番话实在太过荒谬,肯定有诈。
其实说实在的,别说乡亲们,就是江诗蕴自己都觉得这说辞实在是太过缥缈!神鬼之说虽自古有之,可毕竟都是些神话传说和志怪话本上的故事,又有谁真正看到过?可是这个时代信息太过封闭,大家都口耳相传着时代流传的故事,对神灵都本能的有敬畏之心。
所以,即使大家觉得不太真实,却没有谁敢当面提出质疑,不然谁去解释当初在大虫山捡到昏迷不醒的江诗蕴?又怎么解释一个待字闺中的小姑娘会突然学会捕猎技巧?还会看风水改格局的?
正因为有太多的疑问,只有这个神灵之说才能完美的解释这些疑问,所以,即使有人提出质疑,也没人能解释的清楚!
事后,江诗蕴还特地给受伤的人家一两银子作为补偿,原本江诗蕴是不想给的,可是村里这么多人受伤,许多都拿不出医药费,村长和族老也虎视眈眈着她的腰包。为了堵住悠悠众口,她只好散些家财,得以一劳永逸。
乡亲们当中,心态好些的,就当面致谢,心态不好的,领到钱时还要扔给江诗蕴几个冷眼,瞥到堂屋香龛上江大状的牌位,又有些害怕,拿了钱冷哼一声就跑了,生怕被
第六十七章:问罪(1/2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